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形意拳有“半步崩拳打天下”的说法,但行拳的门道藏得深。不少练家子盯着刚猛拳架,丢了内劲,最后只练了个花架子。今天就戳破这三个致命错,帮你破瓶颈,练出真劲。
一、只拼刚猛不练柔,等于白打十年功
练形意的,多半想一拳砸出硬劲,却忘了内家拳要“刚柔搭着来”。拳谱说“硬打硬进无遮拦”,前提是得有柔劲打底。光追刚猛不松劲,肌肉硬得像铁板,发力没效率还伤关节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该这么练:先从“松”开始。站三体式时,肩背得像弹簧,绷着劲但不僵。出拳先松肩坠肘,劲从脚底起,经腿、腰、背传到拳面——跟抽鞭子一样,梢节快,根儿得活。钻拳教学里常说“用腰钻不是用手钻”,身体左拧的螺旋劲才是关键,表面软乎乎,实则能透劲。
二、脚法乱了重心飘,拳头再硬也没用
形意拳讲“脚打七分手打三”,可不少人练拳只动胳膊,脚底下没章法,重心飘得很。常见的错:前脚掌踮太高、步幅太大站不稳、进退时身子歪。
正确脚法,落步像猫走,先脚掌着地再踩实,膝盖微扣跟鸡腿似的,又稳又灵。就说三体式,前脚脚尖转45度,后脚蹬地时,得像树根扎地里,练出前腿如弓、后腿如箭的对拉劲。进退三崩拳的演示里,前脚趟、后脚蹬,重心始终在中轴上,每拳都能借上地力。
三、呼吸跟动作脱节,劲根本聚不起来
呼吸是形意拳的劲源,可有人要么憋气发力,要么喘气乱了节奏。出拳时呼气太早,劲断了;提腿时吸气不够,重心晃。
要让呼吸跟动作“同步”:练劈拳时,起手吸气到膻中,感觉气聚在命门;落拳时猛呼气,气从手心透出去,同时后脚跟往地里扎,练出气沉丹田、劲贯四梢的整劲。这样能撑住腹腔,让脊柱更稳,劲传得顺。站三体式更得“呼吸到脚跟”,别让气堵在喉咙里。
行拳的真核心:从“练形”到“练意”
改了这三个错,还得抓住三个关键:
1. 周身六合:把全身劲串成一条线
形意要“内三合”(心跟意合、意跟气合、气跟力合)和“外三合”(手跟脚合、肘跟膝合、肩跟胯合)。就说崩拳,出拳时后手往后拉,形成对拉劲,前脚蹬地、后胯往前送,肩催肘、肘催手,全身像根鞭子,一节节传劲。这样能把全身劲拧成一股,打出去才够“整”。
2. 螺旋劲:直线拳也得拧着打
形意每个动作都藏着螺旋劲。钻拳时,身体左拧带胳膊转,跟钻头破土似的;炮拳“怀中抱月”,是把横劲和竖劲揉在一起,打立体攻击。这种劲能透进去,还能卸对手的格挡——实战里就靠这劲改对手的拳路,反过来打。
3. 意念先动:从记动作到成本能
行拳得“意在前,形在后”。练劈拳时,就想自己劈开块石头,意念从脚跟顺到指尖;站桩时,想地气从脚底往上走,顺着脊柱到头顶,有“天地人凑一起”的感觉。这么练能让神经反应变快,动作成了本能,就像拳谱说的“拳打一气连,气连意自通”。
结语:慢练出真功,别想着走捷径
形意拳行拳急不来,别想着几天出成果。先从三体式站桩开始,每天站15分钟,找“松沉劲”的感觉;再拆五行拳,抠每个动作的细节,慢慢摸内劲的门道。真高手的拳架看着普通,可浑身劲跟暗流似的,抬手投足都藏着东西。这才是形意拳行拳的真境界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